夜间
千千小说 > 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 > 第259章 新车算法升级各大车企傻眼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千千小说] http://www.qqxc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冬天的续航里程居然增加了一百三十多公里。


这怎么可能!


陪驾人员也是目瞪口呆。


当两人返回研发中心,把事情告诉聂安邦的时候,他也是一脸的难以置信。


就这么改一改电脑系统,增加了一个功能,续航里程就增加了那么多。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更让他不可思议的是。


当他在实验中心内部建设的复杂路况进行测试的时候。


续航里程居然增加了百分之三十。


这下聂安邦算是彻底的明白了。


弄了半天这个系统是情况越复杂的路况续航里程越长。


这真是省电省出了新高度。


这下他才算是见识到新算法的强大。


其实以前苏翰总是张口算法,闭口算法,他还有点嗤之以鼻。


在他看来造汽车也不是造电脑。


要什么算法。


不过当龙翰汽车的算法团队,把研究出来的算法加载到汽车当中,性能果然大幅提升。


聂安邦最后也是不服不行了。


看来算法确实是电动汽车的重要工具。


后来他也张口算法闭口算法。


出去以后到处炫耀。


别家汽车不如自己家的算法牛逼。


但现在老板似乎又把算法升级了。


性能居然一下提升到了最大百分之三十。


靠!


看来算法才是电动汽车的心脏。


没有算法就算汽车的制造工艺再牛逼也是上不了台面。


聂安邦第一时间就把这個好消息告诉了苏翰。


苏翰虽然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但当他听到以后还是非常的高兴。


他倒不是高兴新车性能提升了多少。


而是高兴神龙太牛逼了。


这么牛逼的程序。


神龙几分钟就搞定了。


如果换成自己的团队,就算有研发方向,想要搞出这么牛逼的智能程序来,几年也未必能做得到。


苏翰随即决定将新功能添加到新车当中。


当然牵一发而动全身。


想要更改年产量一百多万辆的汽车设计。


绝对没那么简单。


苏翰给新车定名为:祥龙S2。


……


神龙这会忙着模拟各种电池材料的实验。


电池材料是非常复杂的东西,哪怕是一个离子的迁移,释放到海量的材料上,计算量也是难以想象的。


这么可怕的计算量没有神龙这个超级人工智能。


普通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苏翰现在最期待的就是新一代的超算。


因为超算的性能越强,神龙的计算效率就越高,也能为自己节省大量时间。


哪怕性能只是提升一倍。


计算新型电池材料也能从一年变成半年。


希望超算团队能尽快完成研发。


这样苏翰就可以给神龙更换一个新的超级大脑了。


不过淘汰下来的旧超算也继续会发光发热。


只不过会作为神龙的分身。


……


三月中旬。


闪龙S2工程车也下线了,同样搭载了全新智能系统。


闪龙S2是跑车,采用双电机,本来是耗电大户。但安装了新版智能程序以后,开启精准省电模式,功耗大幅下降,只比祥龙高了一点。


夏天,闪龙S2的标准续航里程也从之前的五百六十公里,增加到了七百八十公里。


这已经相当于冬天的祥龙功耗了。


不得不说智能程序的省电功能在闪龙跑车身上,更能发挥出省电的精髓。


当然,前提是必须开启精准省电模式,而且不能飙车。


飙车的话怎么省也没用。


……


祥龙和闪龙都有了新车型。


现在摆在苏翰面前的就是这款车是否要涨价出售。


按理说苏翰应该推出新款车型。


因为续航里程更远了,价格也应该更高。


但问题是价格太贵了,不利于产品推广。


但要是不调整。


前面买车的人不是吃亏了吗。


到时候大家都回来找也是一件麻烦事。


考虑再三。


苏翰还是决定调高百分之十的售价。


以免引起老客户的不快。


毕竟汽车是大件,不可能总买新的。


不像CPU这种小件,想怎么升级,就怎么升级,根本没人在乎,反而是越快越好。


……


闪龙S2的售价也大幅调高。


调到了二十六万米金。


在苏翰看来这些土豪根本不差钱。


用不着给他们省钱。


……


四月。


龙翰汽车随即对闪龙S2和祥龙S2进行了官宣。


其中让人亮瞎双眼的是祥龙S2续航里程再次提升了一百多公里,达到了惊人的一千零九十公里。


闪龙S2续航里程更是大幅增加,达到了七百八十公里。


当然价格也相应的提高。


祥龙S2国内售价十六万五千。国外售价三万三千米金。


闪龙S2国内售价两百万。国外售价二十六万米金。


龙翰汽车宣布接受订单更改,只要加钱就可以将祥龙S1,更改为S2。


相关消息顿时是震动全球。


其中最夸张的当然是在不更换电池包的情况下。


两款汽车的续航里程再次大幅增加。


虽然龙翰汽车重申,是增加了省电模式的功劳,但谁都不相信。


一个省电模式就能增加那么多的续航?


这怎么可能。


其实这会全球各大车企都在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


全球生产出的新能源样车已经生产了几百台。


但大多数公司的工程样车根本达不到龙翰汽车的续航里程。


同等电池容量的情况下。


他们的工程样车基本续航里程只有三百八十公里,只达到了龙翰汽车的百分之四十左右。


当所有公司都是这种情况。


就算傻子也知道了。


龙翰汽车的技术含量还是很高的。


绝对不是什么一个电池包和一个壳子的拼装货。


这些大公司的研发团队经过反复讨论。


认为十有八九就是车载电脑和动力主板控制装置。


因为只有这些东西,他们不清楚结构。


其实说到整车制造。


这些大汽车集团谁也不服。


但说到软件和算法。


他们就算是拍马也追不上龙翰科技。


如果抛开算法,想要达到龙翰汽车的水平,就要增加电池容量。


起码要达到两百四十度电的电池包才能达到龙翰汽车现在的续航里程。


两百四十度的电池包,不说成本,光说体积,一般车也装不下。


总不能设计半天。


最后设计出一辆双层巴士出来吧。


而且巨大的电池包的价格也是非常的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