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千千小说 > 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 > 第306章 超级电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千千小说] http://www.qqxc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但如果使用火龙H1,那么推力将大大提升,那么对自己国家的火箭技术发展,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苏翰表示可以让国家派专家团来看。


如果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


自己可以为国家生产火箭发动机。


苏翰想要出售发动机是想提升火箭发动机的生产能力和生产经验。


那么帮国家生产发动机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了。


相关负责人随即决定派出团队前往浩瀚公司。


看看这台火龙H1是不是真的如传说般这么厉害。


……


龙翰科技官方网站对火龙H1首次发动机试车的消息进行了官宣,还有相关数据。


当各大媒体看到火龙H1推力达到了一百二十吨。


推重比达到五十比一的时候也是非常的震惊。


因为这已经是全世界顶级火箭发动机的数据了。


而且还是高压补燃循环发动机。


浩瀚公司不是刚刚成立仅仅一年的公司吗?


怎么可能制造出这么牛逼的发动机出来?


不少国外专家,对浩瀚公司的火箭发动机技术是否达到了高压补燃循环的水平,也是争论不休。


在大多数的国外专家看来。


浩瀚公司给出的数据应该有问题。


因为就算是华夏国现在的发动机水平也才是燃气发生循环器发动机的水平。


怎么可能忽然就有这么大的提升呢?


关键是也没听说浩瀚公司从国外挖了什么专家过去。


如果说浩瀚公司的发动机是自己制造的。


怎么可能第一次制造就造出了全球最先进的火箭发动机技术呢?


这完全不合理。


国外对这个问题是争论不休。


纷纷表示浩瀚公司的数据有问题。


咸菜国和三个国的网友更是闹腾着说龙翰科技数据作假。


在他们看来自己国家都搞定不定的东西。


这家仅仅成立一年的公司居然比国家还快。


这根本就不可能。


……


苏翰并不管关注别人信不信,信不信也不给自己一毛钱,爱信不信。


他这会正在忙着电池生物材料试生产的事情。


其实苏翰订购的配件早就到位了。


只是最近他忙着结婚度蜜月的事情。


没时间管而已。


这会终于有了时间。


他决定亲自测试这种生物电池的产量。


他订购的机器其实就是一台离心机和一个磁场线圈发生器。


按照系统给他的说明。


这种生物会在特定的重力、磁场、温度适合的情况下进行分裂。


地球上的重力和磁场当然是达不到了。


需要人为的制造重力和磁场变化。


人造重力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离心机当中的离心力。


虽然这种模拟出来的力并不能百分之百还原该生物生长星球的环境。


但只要近似就可以了。


苏翰在基地中有很多小白。


有X1也有少量的X2。


其实苏翰一直担心新型生物电池如果获得成功。


生产安全的事情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虽然他能看到别人的数据。


但并不能保证每个人在对手的金钱攻势下完全能不动摇。


如果自己的机器参数被人家知道。


样本再被人偷走了。


那自己不是给他人做嫁衣裳了吗?


如果生产由机器人来负责生产。


那么就不存在被挖角和盗窃的风险了。


苏翰决定要加快机器人的生产和研发。


这样以后就可以把公司内一些关键的生产岗位交给机器人来负责。


生产的安全将会大幅提升。


当然,眼下还是以测试实验为主。


苏翰将离心机和磁场线圈发生器组装在一起。


然后按照说明调配出营养剂放入离心机当中。


最后放入生物材料。


当一切准备就绪。


启动机器。


按照要求的转速和频率达到规定的阈值。


接下来就是等着了。


透过磁场观察期离心机内部的物质电学信号逐渐发生转变。


苏翰知道应该是生物体正在被激活已经进入了自我分裂的状态。


……


一周后。


苏翰关闭了机器,打开盖子。


内部营养液已经从之前的流状物质变得非常黏稠好像糖浆一样。


苏翰提取其中的物质。


进行观察。


其实通过肉眼就能看到。


营养液当中有活体生物在缓慢的移动。


苏翰提取部分生物放到液态氮中冷冻保存作为下次分裂的种子。


随后继续观察起剩余的生物。


这些生物暴露在空气中以后,活性越来越差,最后慢慢的就不动了。


苏翰明显的感觉到它们的活性正在消失。


七十二小时后。


这些生物的身体出现了溶解。


逐渐的和营养液混在一起。


营养液最后变得更加的黏稠。


颜色也变成黑色。


仿佛沥青一样。


不过这会哪怕是使用显微镜也看不到之前生物的尸体。


谁也无法想象这种沥青一样的东西居然以前是活物。


苏翰切割部分营养液。


开始配置电池。


这种电池的基本设计和普通电池也差不多。


但奇怪的是正负极添加的都是同一种材料。


按照正常逻辑同一种材料是不可能形成电位差的。


但这种材料就奇怪在于当它和传统电池材料结合的时候。


就形成了电位差。


就好像变色龙一样。


和什么材料靠的近特性就变成了什么。


毫无逻辑可言。


苏翰也理解不了这种材料的神奇特性到底是怎么来的。


但对他来说并不重要。


管它原理是什么。


能用就可以了。


经过测试这种材料的能量密度真的太大了。


每公斤居然高达五十度电。


居然是新型磷酸铁锂电池的两百三十倍。


电池特性还非常的稳定。


被刺穿后还不短路。


因为其神奇的变色龙特性。


短接后双方又结合在一起成了一个整体。


仿佛从一开始就没有分开一样。


这简直是太奇怪了。


更让苏翰奇怪的是这种东西居然还不长枝晶。


要知道枝晶问题一直是阻碍电池技术进步的绊脚石。


长期的充放电,导致离子无法回到有序状态,逐渐出现增生点,增生点越来越大,最后穿透隔膜,发生短路。


但这种新材料上的离子,如果无法回到一个稳定的结构,会出现汽化现象。


虽然会损失电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