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千千小说 > 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 > 第402章 聚变超过一亿度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千千小说] http://www.qqxc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测试随后开始。


系统测试流程与算法控制由神龙自动控制。


只不过之前模拟过很多次。


相关模拟数据还算是非常准确。


主要是国内对于环形托卡马克的制造水平还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不过这次是第一次开机实测。


测试开始以后。


低温氦液被注入设备。


设备温度快速下降。


达到了超导条件。


线圈开始放电。


逐渐逼近临界电流……大屏幕上出现各种数据变化。


国内的这些核聚变的专家几乎都在盯着磁场强度。


核聚变的关键是等离子体。


而控制等离子体的就是强磁场。


只有磁场强度达到预设值才能完成核聚变。


所以一般测试磁场强度都是核聚变测试的第一道关卡。


看到环龙一号磁场强度轻松过了二十五特斯拉。


众人都是点了点头。


似乎第一关已经搞定。


机器很快停止运行。


再次进行安全检查。


看看各个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林栋道:“苏总!你们的数据系统反应还挺快的。”


蔡永军闻言抢先语带怪味的道:“白嫖的技术能不快吗!我们超导磁体诊断系统可是数百人的团队开发了一年多才开发出来的。”


苏翰闻言笑了笑道:“蔡主任这个你还真是误会了!如果说我们的实验装置有借鉴到你们的技术。但控制系统可是我们独立开发的。毕竟我们龙翰科技是以系统软件起家。在这方面我们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林栋听到这来了点兴趣,道:“苏总!那能帮我们介绍介绍你们的系统吗?”


苏翰道:“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苏翰可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打算使用智能AI来控制核聚变。


虽然未来丑媳妇早晚要见公婆。


但眼下还是秘密。


“故弄玄虚!”蔡永军不爽的冷哼一声。


在他看来苏翰肯定是在吹牛。


就算对方研发系统厉害又怎么样?


此系统非彼系统。


对方肯定是剽窃的自己的系统还不承认。


简直无耻至极。


这个时候系统检查正常。


随后开始第二轮的温度测试。


神龙将一点点的氕注入到腔体内进行加温。


相对于氘氚用氕来测试温度更加合适。


环龙一号采用中性粒子束进行加温。


中性粒子的动能让腔体内的温度急剧升高。


众人这会都是一脸的紧张。


都盯着大屏幕上逐渐上涨的温度。


因为温度决定核聚变能否成功的可能性。


毕竟氘氚聚变的温度需要一亿度的基本常识谁都知道。


达不到一亿度一切都是镜中花水中月。


速度快速上升……


越来越高。


很快过了五千万。


不过这只是瞬时温度并不代表什么。


加热还是在继续。


六千万。


八千万。


九千万。


一亿!


等离子体刚刚达到一亿度。


各项数据开始全面下降。


大厅内也顿时响起了掌声。


一亿度虽然是核聚变的门槛。


但全球当真能达到一亿度的装置却非常的少。


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也不过分。


但达到一亿度和维持住一亿度确实两个概念。


达到一亿度以后剩下的就是优化了。


众人这会纷纷向苏翰道喜。


恭喜龙翰科技拿到了核聚变俱乐部的门票。


蔡永军当然是气得不行。


苏翰白嫖了自己的华夏超环,居然还达到了一亿度,让他能高兴还出鬼了。


接下来就要进行系统检查。


检查结束以后才会进行正式的点火测试。


点火以后就是真正的核聚变了。


其实这里的人都知道华夏超环这会已经达到了一亿度。


而且已经达到了几秒钟。


虽然没有对外公布,但对这里的人来说,并不是什么秘密。


虽然不知道环龙一号这个华夏超环的表兄弟最后的成绩如何。


但相信最好的情况无非也就是达到华夏超环的水平。


这个时候谁都没走。


因为下午还有点火测试。


众人在巨龙公司吃了一顿午饭。


下午。


设备检查完毕。


点火测试正式开始。


神龙在腔体内注入了一毫克的氘氚混合物。


环形磁场随后形成。


加热装置开始不停的给等离子体进行加热。


大屏幕上的数据也在快速的上涨着。


直到达到了一亿度的高温。


等离子体沿着环形通道不同的碰撞游走……但由于有强磁场的存在,这些等离子体始终被禁锢在磁场之内无法离开。


神龙通过大量的侦测设备快速进行着演算。


由于有量子计算机的辅助。


神龙几乎能毫秒级别之间就预判出等离子体的能量走向。


虽然只是毫秒量级。


但这比程序控制或者人手控制可要难上千万倍。


神龙却就可以利用不可思议的时间差。


用不同的极向场线圈来控制等离子体。


让等离子体的离子和电子始终保持稳定不容易失控。


时间也是一点点再过去。


十秒很快过去……


大厅内的众人都是一脸的震惊。


这个时候环龙一号的成绩已经超越了华夏超环。


蔡永军当然是一脸的难以置信。


要知道对方的实验装置明明是抄袭自己的。


怎么可能数据比自己还牛逼。


其实罗达这会离开团队一年多了。


华夏超环了能多装置都已经完成了更新迭代。


怎么可能出现不如还对方的情况呢。


比震惊更让人震惊的是持续时间还没有结束。


时间就这么一秒又一秒的过去。


很快过了三十秒。


一分钟。


两分钟。


五分钟。


整整三百秒了。


这下所有人都震惊的都说不出话来了。


怎么可能反应还没有停止。


不少人这会甚至都怀疑龙翰科技给出的数据到底准不准。


对方的实验装置怎么可能在一亿度的高温运行下。


坚持了五分多钟反应依旧没有停止呢。


蔡永军愣了一会,急忙道:“苏总!你们机器给的数据准不准?你们现在的聚变温度真的达到了一亿度?”


苏翰道:“一亿度有什么大不了的。这点事情还用造假不成?”


蔡永军闻言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但随即他想到了什么。


转而又把注意力放在实验装置内部的聚变等离子体的变化上了。


怎么说他也是核聚变领域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