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千千小说 > 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 > 第410章 惯性聚变成功震动世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千千小说] http://www.qqxc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次聚变点火产生了一百兆焦的能量。


已经相当于二十公斤TNT爆炸的能量了。


这几乎达到了光龙二号装置的设计最大值。


再大一点就有可能损坏光龙二号的靶室腔体。


大厅内的见状顿时都傻了!


因为这也太牛逼了吧!


光龙二号的数据已经证明了惯性约束聚变是可能的。


虽然只有可怜的零点一。


但随着未来的优化未来能量转化效率会越来越高。


其实这么多年来不管所内的专家,还是国外的专家,心里都认为惯性约束是不可能完成核聚变。


可如果龙翰科技的数据都是真的。


那么惯性约束聚变也是可能的了。


更重要的是这还仅仅是测试了五次的结果。


未来的测试还不知道!


也许会更牛逼也说不定呢。


……


大厅内安静了一小会!


随后全场顿时发出了欢呼之声。


成功了!


我们成功了。


光龙二号的研发人员都兴奋的抱在了一起。


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


……


苏翰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的笑意。


虽然现在能量想要转换成电能还有很多难关要过。


但起码证明惯性约束这条路也是正确的。


更重要的是苏翰最关心的是未来可以把光龙二号小型化。


变成了火箭发动机。


如此惊人的能量输出。


如果转换成推力。


那么前往太阳系中更遥远的地方。


也不是不可能的。


想想就牛逼的不行。


当然短时间内还是不可能的。


因为光龙装置太大了。


世界上根本就不可能有这么大的火箭发动机。


……


国家神光装置的单位负责人邱云天走了过来道:“苏总!你们到底是怎么弄了?按理说黑腔是有折射的。是不可能产生如此大的能量?”


邱云天和一众专家这会算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苏翰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苏翰闻言笑了笑道:“其实很简单!我们的靶室内是没有黑腔的。”


没有黑腔!


邱云天听到这完全傻眼了。


他当然知道没有黑腔代表了什么意思。


虽然从逻辑上来说没有黑腔能够降低折射率。


提高能量利用率。


可以把更多的能量可以作用于靶丸之上。


但问题是那需要的极高的精准度和时间差。


这些时间差甚至都是以几亿分之一秒为标准的。


世界上不可能有装置能产生这么精准的控制。


要不然也不用发明黑腔这种东西了。


对方说他们的靶室内居然没有黑腔。


岂不是说他们的激光控制的精准度已经达到了几亿分之一秒了。


这也太夸张了吧!


关于具体细节苏翰当然不会告诉对方自己的了。


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


……


龙翰科技的官网很快官宣了这件事。


顿时震动全球。


其实核聚变全球总共有两大路线。


分别是托卡马克路线。


还有惯性约束路线。


其中的惯性约束聚变。


已经被基本证实不太可能完成核聚变。


所以有一些国家已经放弃惯性约束聚变。


可谁又能想到。


刚刚建设玩惯性约束实验装置的龙翰科技居然宣称已经完成核聚变。


而且Q值还达到了惊人1.1以上。


这怎么可能。


谁都知道惯性约束聚变的重要性。


但谁都不知道龙翰科技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不少国际上相关专家都打电话到龙翰科技。


想来观看他们的光龙二号装置。


但但苏翰并没有答应。


让国内的同行来看一看算是还一下人情。


对于国外的也没什么人情可言。


自然不需要给什么面子。


这自然引发国外相关领域的专家不满。


在国外吐槽苏翰搞技术垄断不给他们分享。


不过苏翰根本没鸟这些人。


自己技术牛逼是自己有本事。


没技术只能说你们水平不行。


怪不得别人。


你们有技术的时候也不见你们给别人分享。


现在居然想来分享别人的。


想什么好事呢。


……


不过国外的团体还是有为龙翰科技高兴行的。


那就是米联邦的惯性约束聚变点火装置的团队。


因为这些年他们的技术也进入了瓶颈期。


米联邦的官家单位这会已经计划想要把他们的项目给砍掉了。


好在现在龙翰科技的光龙二号横空出世。


惯性约束装置点火居然成功了。


这也给他们的项目打了一针鸡血。


米联邦的官家单位决定继续加大对他们的投资。


让他们的项目可以尽快追赶上华夏人的水平。


……


国际上对于光龙二号实验装置的事情炒的是如火如荼。


韩副代表也来到了实验室观看了光龙二号的测试。


再次测试依旧成功。


不得不说这是华夏国科技界的一次伟大成就。


……


虽然接下来光龙二号又进行了多次测试。


Q值最后虽然提升到1.2。


但已经达到了极限。


毕竟惯性约束聚变是破坏性的释放能量。


类似于超小型的氢弹。


自然不能把靶丸设计的太大。


太大太危险。


而且事后怎么利用这些能量或者用来烧水。


都没有那么简单。


可能还需要在靶丸面密度、压缩程度、能量耦合度方面,还有很多关卡需要一一突破。


所以苏翰从一开始也没有打算把光龙二号继续迭代下去。


现在的关键还是继续其它技术路线。


积累更多的核聚变经验。


……


巨龙能源再次召开了高层会议。


苏翰道:“这次咱们的光龙二号惯性约束聚变装置测试的非常成功。谷副总和罗副总你们辛苦了。”


谷顺安和罗达急忙推说不辛苦。


两人当然非常高兴了。


主要是他们也没想到光龙二号性能如此的牛逼。


不过两人也知道。


光龙二号能完成如此不可思议的成绩。


主要功劳还是苏翰提供的算法。


其实说到技术水平光龙二号还没有达到米联邦国家点火装置的水平。


甚至连国内神光装置的水平还略有不足。


但性能却远超国家点火装置和神光装置。


所以说最厉害的还是苏翰设计的算法。


以前两人其实对计算机算法什么的还没放在心上。


总是以为设备才是最重要的


他们算法不过是自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