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千千小说 > 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 > 第438章 机器人大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千千小说] http://www.qqxc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华夏国现在已经占据全球经济将近百分之五十了。


如果再增加国内的机器人存量。


这自然不是各国想要看到的。


各国要求华夏国调整产业结构。


尤其是控制龙翰科技的发展。


各国都希望华夏国最好能分拆龙翰科技。


因为龙翰科技现在已经太大了。


仅仅一家公司。


每年的产值就可以排名全球第四。


这个产值这也太夸张了点吧!


一时之间机器人各国大会变成了分拆龙翰科技大会。


程旭作为龙翰科技的代表。


表示反对分拆龙翰科技的提议。


在程旭看来龙翰科技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


并且付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且这种贡献不仅仅限于经济方面。


在推动人类整体科技方面的发展。


龙翰科技也居功至伟。


分拆龙翰科技会严重影响全球科技布局。


同时被分拆的公司。


将会失去母公司的关键技术支持。


这可能导致几大的影响。


其实程旭这说当然也时速韩的意思。


因为龙翰科技的高层私下里也讨论过这件事。


谁也不是傻瓜。


现在的龙翰科技有多大。


谁的心里都有数。


不知道有多少人等着把龙翰科技大卸八块呢!


不过按照苏翰的意思是想要分拆龙翰科技。


大不了自己就解散龙翰科技。


因为龙翰科技既不是国企也没有股份化。


而是苏翰的独资企业。


不像其它企业是否解散还要看股东的意思。


但龙翰科技不一样。


龙翰科技的是苏翰一人的企业。


是否解散龙翰科技完全由苏翰个人意志来决定。


如果苏翰打算一拍两散。


最后谁也捞不到好处。


华夏国官方当然也知道这个问题。


苏翰现在的私人财富他一百辈子也花不完。


如果惹怒苏翰解散龙翰科技。


任何一个人也无法承担这个损失。


分拆龙翰科技的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虽然华夏国不可能分拆龙翰科技。


但关于机器人的事情也必须要摆上台面来讨论一下。


华夏国官方也知道。


其他各国最担心的是华夏国内的机器人无休止的增长。


机器人毕竟不是人类。


需要十几二十年的生长学习期。


几乎是一下生就能工作。


虽然都是一些没有创造力的工作。


但世界上大多数的人类都是从事没有创造力的工作。


在人类当中真正能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是很少的。


如果华夏国无限制的生产这种机器人。


那么仅仅华夏国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就要超越全球。


一台能够二十四小时工作的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自然不是人类可比拟的。


华夏国官方当然也知道这个问题。


毕竟世界经济是一个整体。


仅仅华夏国一个国家,哪怕人口再多,需求也是有限的。


华夏国提出可以让龙翰科技在各国建设机器人工厂。


生产出的机器人在应用在特定国家和地区。


虽然米联邦也等国也希望龙翰科技在自己的国家建工厂。


但他们更在意的是龙翰科技的人工智能技术。


米联邦提出希望龙翰科技能把人工智能技术和服务器也同时转移到米联邦。


程旭当然不可能同意了。


人工智能技术是龙翰科技的核心机密。


自然不可能交出去。


程旭表示龙翰科技只会同意在各国生产机器人。


但其余的条件都不会接受。


华夏国自然也不会接受。


米联邦也知道龙翰科技和华夏国不可能同意。


也就没再题这件事。


不过米联邦建议由几个大国组建一个机器人合作理事会。


由大国担任主要理事制定全球统一的机器人发展规划。


米联邦的想法其实非常的简单。


希望在几个大国大力推广机器人。


但在其他国家控制机器人的发展。


因为机器人代表了生产力的提升。


如果其他国家生产力都提升上来了。


大国的产品要卖给谁去?


但其他国家也不是傻瓜。


谁都想提升自己国家的生产力。


别的不说光是农业机器人的生产对自己的国家就非常的需要。


如果粮食产量能够大幅提升。


那么以后就不用再从国外进口了。


对国家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各国代表纷纷反对几个大国组织内部小圈子。


会上自然是吵成了一团。


不过华夏国倒是乐的如此。


反正这种得罪人的事情是由米联邦提出来的。


最后就交由米联邦自己去搞定好了。


……


几个月。


全球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机器人的事情上了。


各国也是为了机器人的规则制定权也是互相争论不休。


华夏国则按部就班推广着自己的机器人计划。


……


苏翰并不关心这些。


其实不管最后谁得利。


最终受益人还是龙翰科技。


苏翰自然不想在这问题上表态太多。


以免给人一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感觉。


苏翰现在将所有的精力都将在巨龙装置的生产上了。


毕竟现在距离核聚变任务要求的最后时限只有三年多了。


无论如何苏翰也要在三年内完成巨龙装置。


并且进行点火测试。


其实巨龙装置虽然投资比ITER要大。


但在体型上却和ITER差不多,


只是巨龙装置相对于ITER更加复杂而已。


所以占地面积比ITER装置足足好几倍。


想要完成这么大的工程。


只怕光是平整地面和完成抗震基础。


没有几年时间也是不可能的。


但苏翰为了在四年内完成巨龙装置可以说几乎不计成本的投入。


海量的工程车几乎是一刻不停的工作。


而且每名施工人员全都搭配了两台以上的小白机器人。


几乎是三班倒二十四小时不停的施工。


本来需要两年才能完成的地面平整工作。


仅仅两个月就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地面支撑结构和抗震基础。


本来应该四年才能完成的工程。


在苏翰不计成本的投入下仅仅半年就完成了。


在苏翰不计成本的资金支持下。


仅仅八月下旬。


巨龙大楼就已经开始进行建设。


当然建设巨龙大楼比想象的还要困难的多。


因为这里有不计其数的管线需要布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