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千千小说 > 大明昏君:没有人能够背叛朕 > 第125章 修路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千千小说] http://www.qqxc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明崇祯元年,三月二十。


城外阳光明媚。


一股清新的空气从远处的山林中传来。


给人一种春天的味道。


三月,桃花已开。


三月,已经是开始了春种前的准备。


京城外的一些土地上已经看到了有人在进行种植。


而朱由检这边已经是让自己皇庄里的所有人今年种的全部都是玉米,番薯,以及土豆。


这些高产的物种,肯定是要普及开的。所以朱由检计划就是让人开始大规模的种植。


但是因为种子不够多的原因,所以只能是先从自己的皇庄开始了。


与此同时,朱由检也在想着接下来怎么做。


驿站的职能被朱由检的权柄无限的放大。


同时驿站的工作人员也在逐渐的增加,朱由检的想法就是让驿站给更多的人提供工作岗位。


工资之类的,朱由检也在进行上调。


驿站内的职责也在发生着转变。


之前的时候,从各地来的锦衣卫,朱由检都让他们对自己完全的忠心之后就下放到各个驿站当监察。


而他们在当监察的时候,驿站的职能也就增加了一条,那就是每一个驿站都有了一个大明崇祯年的新币旧币兑换点。


百姓可以用旧币来兑换新币,新旧比例是一比一。


这些钱都是驿站的人员进行运输的。


如此,驿站就必须要扩大规模,否则的话自己的人就不够用。


好在,每一个驿站的编内人员有俸银,编外人员有补助,那么驿站也就会非常愿意的扩编了。


再加上,朱由检已经是下旨,不用对过往的官员去给特别的关照,如此的话每一个驿站又多了一个客店饭店的职责。


除了运送银钱之外,驿站还接各种转运的服务,这些都是驿站的官员们自己想出来的。


毕竟想着给自己赚钱,让自己赚到钱,年底拿到分红,而且国家也能够收到钱,对于这些驿站的人员们来说都是非常愿意做的。


这么下去,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驿站的改革基本上是水到渠成。


不过唯有的就是路况不好。


于是,在各驿之间的道路,就需要重新的进行修整。


修路对于驿站来说,不是擅长的,他们有钱,他们想要修路,自然是要进行一番对外招人。


让人去给他们修路。


原本的这种只需要跟各地的县官进行商议一下,让那些百姓去服役就可以了。


但是,驿站没有派徭役的权利,想要用人干活就必须要招募,招募就要管钱管饭。


不过一些地区的驿站倒是感觉到非常的方便,因为他们这得情况特殊,早就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灾民。


虽然不至于范围波及很大,但是招募个几百人修路完全的没有问题。


有路就能够赚钱。


这些驿站的官员们,自然是明白的。


这些各种变化的信息,让朱由检是完全的没有想到,因为在他看来,这政策下达,要一步一步的来,这些人也不会这么快就能够办好的。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为了赚钱,这些驿丞们做事的手段方法非常的快,再加上有监察在,不会出现问题,所以朱由检也就不会太过于严格的限制。


现在,如果想要从西南传递情况,除了军用的最快加急传递之外,日送五百里的服务,一些驿站已经开通。


驿站传递肯定是要一站一站的传递,这样,换人换马,速度才能够更快,所以,肯定是要打通一条一条的线路的。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


这些相互合作的驿站出现,相互的补借,想要进行通路也就方便了很多。


快马传递的是情报信息。


大车能够通行的是物资。


有了驿站帮忙运送,安全不说,而且收费也合理。


这自然是让一些商人们看到了便捷。


再加上,驿站这些地方是能够进行新旧钱兑换的,虽然皇帝还没有下旨,但是一些驿站直接已经是开通了,你这边存钱,另外的那一边能够取钱的业务。


这些都是无师自通。


以前是没有机会,是没有钱。


但是现在不同了,有了钱,有人提议,觉得可行,只要不会出错,有人自然是愿意进行尝试的。


这些是大明驿站的现状,对于国家来说也是非常的好的。


这样国家减少了负担,但是军事传递的功能没有消失。


而且还能够给国家创收,这对于各地的驿站们来说是非常愿意做的事情。


此刻如果站在一个非常高的角度。


那么就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情况。


一条一条的线进行相互的连接。


最繁忙的地方就是靠近京城的地方,然后京城的短途运输的速度非常的快,来来回回一直的有,然后运送到下一站之后,分成了若干分流,朝着不同的地方而去,返回的时候在拉上要到京城的货物。


这样可以看到是每一个节点都是这样的。


为了便于运输,在一些地方已经是开始修建一些中转站。


在整个大明,每一个地方会形成这样的一个聚集的地方。


这么大的一条物流线运转起来,那么肯定会需要很多人的帮工。


这样,也就能够为很多的人提供吃饭的可能。


而且朱由检打算在年中干旱的时候进行的拨粮赈灾也就会在这条线上进行。


有自己信得过的人每一个点进行坐镇,那么基本上能够避免很多的地方发生灾乱。


此刻的朱由检已经是快要到了城外工坊。


在刚才的时候他看了这些锦衣卫对各地的信息反馈,已经明白自己的驿站改革似乎已经正在向自己希望的方面进行着。


不过他还是对于那些修路队,感觉到有点不满意。


修路队,自然是要专人负责,这样才能够修出统一的标准,否则的话,一些地方路况好,不耽误时间,一些地方路况差,那可就非常的浪费时间了。


“皇爷,到了。”


“臣(草民)等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


朱由检从御辇中走出,早已经等候的工坊负责人以及锦衣卫们早早的就跪倒在地行礼。


“都起来吧。”


“谢陛下。”


朱由检听着这些人的高呼,然后看着较低下的水泥路。


自从高炉开始建设之后,水泥的制作方法也交给了他们,这些工匠们已经是把水泥铺在了路面上,能工巧匠很多,地面非常的平整。